玉米亩产突破2604斤!——齐齐哈尔讷河惠地合作社以科技种植绘就丰收图景
金秋时节,讷河市通南镇吉庆村的田野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惠地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田传来重磅捷报——经实测,玉米亩产高达2604斤,用沉甸甸的果穗,生动印证了“五良融合”农业发展模式为粮食丰产、农户增收注入的强劲活力。
2025年,惠地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规模,共流转耕地5000亩,科学优化种植结构:其中3200亩用于种植玉米,1800亩种植大豆,形成“主粮+经济作物”协同发展的布局。在硬件支撑上,合作社配齐4台大马力农机与1台进口收割机,全程参照农垦标准化体系搭建农机具配套网络,为现代化、规模化种植筑牢坚实根基。
从生产源头把控品质与产量,是合作社实现高产的关键一步。秋整地阶段,合作社严格遵循农垦技术标准,提前开展深耕作业,并推行1.1米大垄双行起垄模式。这一举措让土壤更疏松透气、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升,从“良地”环节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基础。选种环节更是精益求精,合作社法人陈金利结合多年一线种植经验,多次外出考察论证,最终选定A3678、S1627两个玉米品种。这两个品种不仅完美适配讷河本地积温条件,还具备强抗病性、籽粒饱满的优势,从“良种”层面锁定高产潜力。
种植管理过程中,“良法”与“良制”的协同发力,成为推动产量提升的核心引擎。合作社全面推行1.1米大垄双行栽植技术,并搭配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。这套技术组合不仅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种植密度,更在春季干旱期发挥关键作用: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玉米田,不仅实现“苗齐、苗匀、苗壮”,还能根据玉米拔节、灌浆等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,精准调控水肥供给——既避免传统施肥的资源浪费,又确保玉米关键生育期“营养不缺位”,为高产提供持续稳定的“营养动力”。
田间管理上,合作社对标农垦先进管理理念,推行“五统一”标准化模式:统一播种时间、统一施肥标准、统一灌溉周期、统一病虫害防治、统一机械作业。标准化管理不仅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更通过精准把控每个生产环节,保障玉米生长周期的连贯性与科学性,让每一株玉米都能在最优环境中生长。
从精挑细选良种,到科学深耕整地,再到精细化田间管理与精准化水肥供给,惠地合作社以科技为笔、以土地为纸,写下玉米种植的高产篇章。这份丰收不仅让合作社实现显著增收,更凝练出一套可借鉴、可复制的“科技种粮”样板,推动高产经验从“一户示范”走向“一片共赢”,为周边农户探索规模化、现代化种粮路径提供了科学参考。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hlj.gov.cn/nynct/c115380/202510/c00_31880153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-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...2021-06-23
-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...2021-06-15
-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...2023-12-23
-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...2022-04-30
- 胡春华强调:确保高质量完...2022-02-23
-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...2020-08-07
- 关于开宠物医院如何办理许...2022-12-25
-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-01-04
-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...2021-06-25
-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应对...2025-10-17
- 江苏有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...2025-10-17
- 智慧农机(收割机、无人植...2025-10-17
-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...2025-10-17
- 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中...2025-10-17
- 第十五届江苏—澳门·葡语...2025-10-17
-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...2025-10-17
- 关于做好“三秋”农机应急...2025-10-17
- 矮杆耐密高产大豆“东生8...2025-10-17
- 刘国中在安排部署“三秋”...2025-10-17
- “十四五”期间黑龙江省统...2025-10-17
- 习近平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...2025-10-17
- 于田县4.28万亩青贮玉...2025-10-17
- 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...2025-10-17
- 陈小江在全区群众身边不正...2025-10-17
-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...2025-10-17
- 沧州市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...2025-10-17
- 驻村工作队铺就“致富路”2025-10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