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  乡村干部时讯网!
当前所在: 网站首页> 三农资讯>德阳市罗江区“三链协同”推动秋粮增收增产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

德阳市罗江区“三链协同”推动秋粮增收增产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

时间:2025-10-17 来源: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:佚名 []

  2025年以来,德阳市罗江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紧紧围绕秋粮生产,以“扩面积、提单产、强服务”为主线,推动种植链、技术链、服务链“三链协同”,全力保障秋粮丰收增产,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一、主要做法

  (一)聚焦种植扩面,夯实产能根基

  坚持把稳定和扩大秋粮种植面积作为首要任务,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粮化”。通过政策引导、项目带动,鼓励农户种植玉米、马铃薯等秋粮作物,2025年全区秋粮种植面积达1.18万亩,超目标任务11.32%,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(二)强化良种良法,提升单产水平

  围绕“种好粮、产好粮”,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,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%以上。在水稻生产上,重点推广“品香优秱珍”等增产潜力大、抗性强的品种,集成推广绿色高产技术模式,如测土配方施肥、绿色防控等。预计2025年水稻平均亩产达607公斤,增长2.71%;玉米亩产预计438公斤,增长2.82%。

  (三)推动农机农艺融合,提高生产效率

  持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,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、机直播和玉米机播机收等轻简化技术。依托区级农技推广机构+乡镇服务站+社会化服务组织“三级体系”,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。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87%,秋粮机收率预计达85%以上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作业效率。

  (四)优化服务机制,增强保障能力

  深化“产前、产中、产后”全程社会化服务,依托“中国农技推广”信息平台,实现农技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。加强与省农科院、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,组建专家服务团,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。2025年累计开展秋粮专项培训2场,服务农户超400人次,农民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
  二、预计成效

  (一)秋粮产量稳步增长

  通过综合施策,预计2025年全区秋粮总产量实现稳步提升,玉米总产预计达1.9万吨,马铃薯0.23万吨,秋粮单产、总产实现“双增”,为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(二)农业效益持续增强

  良种良法配套、农机农艺融合等措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提升种植效益。预计2025年全区秋粮种植户亩均节本增收约100元,带动超5000户农户实现增收。

  (三)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

  通过技术集成与服务升级,推动粮食生产向标准化、集约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,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。

  (四)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

  全程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,农民获取技术、信息、政策更加便捷,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保护,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。

  下一步,罗江区将继续围绕“稳面积、增单产、提效益”目标,持续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,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保障,全力推动秋粮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贡献罗江力量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sc.gov.cn/nynct/c100632/2025/10/16/93a594a7a4d148009c5d0081801e4172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[关闭][返回顶部]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。乡村干部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 

乡村干部时讯网 xcgbs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1019690号-50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 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326973820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邮箱:xcgbfz@163.com 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