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  乡村干部时讯网!
当前所在: 网站首页> 三农资讯>来南宁为壮乡农业打call!2025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定档11月6日至9日

来南宁为壮乡农业打call!2025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定档11月6日至9日

时间:2025-10-17 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:佚名 []

  近日,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,2025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,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为期4天的博览会,以“融合发展、循环便利、新质赋能、乡村振兴”为主题,着重在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、进出口贸易扶持、直播带货选品配对以及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下功夫,全面展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。

  

  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现场。

  “桂字号”农业品牌大放异彩

  近年来,广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,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,糖料蔗、水果、桑蚕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,形成了粮油、糖蔗、蔬菜、水果、蚕桑、茶叶、中药材、家畜、家禽、渔业10大千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。同时也培育了广西六堡茶、广西沙糖橘、柳州螺蛳粉、百色芒果、永福罗汉果等一大批“桂字号”农业品牌。

  

  “桂字号”农产品。

  “桂字号”品牌将在博览会大放异彩。据悉,本届博览会将重点展示“桂字号”品牌,如新鲜上市的融安金桔、享誉广西的天等辣椒酱、风味独特的三江红茶……琳琅满目的广西特色农产品必定让前来寻味的观众一饱口福。同样,列入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的荔浦芋、藤县粉葛和柳州螺蛳粉也是重点推介对象。

  

  在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进行的“桂字号”推介。

  除了“桂字号”品牌的展销,更有来自全国精品农业展示。据悉,本次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,共有10个展馆,设置了全国精品农业展区、地市综合形象展区、地市综合形象和新农人展区、乡村振兴展区、粤桂协作展区、现代种业展区、农业机械化展区等展区,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参展嘉宾展示广西农业产业发展新成果、新技术和新产品,旨在构筑广西农业产业化交流新纽带,促进广西农业产业开放合作。

  

  首届广西农博会现场。

  粤桂协作展区引关注

  在本次众多的展区中,粤桂协作展区为一大亮点。粤桂协作展区将主要展出广东、广西两省区农业产业协作成果和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等。据粤桂协作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基于往届参展的经验,粤桂协作工作队将再次组织多家广西企业集中参展,并借助广西农博会的展示平台以及推介活动,让更多采购商和市民了解粤桂协作的成果。

  

  2024广西农博会粤桂协作展区。

  一江连两广,江川情谊长。自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,粤桂协作在两地之间织起更多金丝带。据悉,今年以来,工作队强化产业协作,制定2025年协作资金分配方案,持续发挥资金项目效益,并在原有新能源、茧丝绸等8大产业集群和49个特色产业品类的基础上,持续挖掘龙须菜、宁明星油滕、龙胜黄金果、忻城糯玉米、巴马香猪等特色产业。

  

  广西农产品品种丰富,质量上乘,许多农产品获“圳品”评定。

  此外,粤桂协作工作队还积极帮助广西农业企业拓展产销对接平台,针对今年荔枝和芒果等销售压力大的情况,工作队聚焦北上广深市场,开展30余场产销对接活动,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。在今年5月举办2025年广西“桂字号”百色芒果产销对接会暨粤桂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行动中,百色芒果(田东)新IP“甜小芒”发布,现场签约达3.1亿元。

  “媒体+”赋能“桂品”拓市场

  一场农业博览会,除了要会“卖品”,更要学会“讲品”。根据公开信息,活动现场将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、行业代表、农产品供应商、采购商和经销商等参展,如何将这些嘉宾的宝贵思路等智库资源发挥到最大化效益,“媒体+”便是一大关键杠杆。借助“媒体+”战略赋能,集中展示、深度讲述广西农业品牌故事,拓宽“桂字号”品牌销路市场。

  据悉,活动期间,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达人还将组成传播矩阵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线上推介。活动以“媒体+”为引擎,通过“媒体+产业”深度融合,打破地域限制,并将外部资源如全国采购商、网红达人等资源精准导入产区,形成“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+社会参与”的协同体系,助推品牌产业价值跃升。

  

  自媒体达人通过短视频、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线上推介。

  同时,现场媒体还将深度挖掘“桂字号”品牌文化,以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,助力“桂字号”从“卖产品”向“卖品牌”转型。

  据了解,本次博览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,连同自治区农机中心、种子管理站,以及相关单位承办。11月6—9日,来南宁品鉴一场“桂字号”好品盛宴,解码八桂大地的风味密码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ywkb/t26058393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[关闭][返回顶部]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。乡村干部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 

乡村干部时讯网 xcgbs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1019690号-50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 联系电话:010-56212746 15311203816 010-56212739 15311203807 010-53387132
监督电话:1326973820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邮箱:xcgbfz@163.com  客服QQ:3610847436 通联QQ:3504475633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