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江:“建工厂,创品牌,让蜂蜜香飘山外”
胸前挂着奖章、手上捧着奖状,刚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王贞六在北京领完奖后,就一直挂念着黔江区黑溪镇那个名叫担子坪的深山小地方,那里是他的老家。“养蜂不赶花,如同空养嗒。回到家后,我就马上去‘赶花’了。”2月26日,他对重庆日报记者说。
今年71岁的王贞六能当上担子坪“蜂王”,离不开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。
王贞六一家的生活以前还算过得去。不过,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,出去打工四处碰壁,加上老伴多病,儿子因残疾没有劳动能力,家里只靠着4亩玉米地和养猪养鸡生活,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。2014年,王贞六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2015年的一天,帮扶干部张孝华给王贞六打来电话称,区扶贫办专门给贫困户开了养蜂技术培训班,问他有没有意愿去听一听。王贞六马上报名参加。培训结束后,他从网上购买巢框,把传统的圆桶养蜂改成方桶,完成了“3改4”(将3桶蜜蜂分成4桶)。然后,他又到黎水镇养蜂大户陈明科家拜师,并买回4桶蜜蜂。
从陈明科那里以及书本上,王贞六学会了“追花”——五倍子花开在高山,就上山追;家门口的乌桕开花,就赶回来。只要有花的地方,都少不了王贞六的身影。一年转场四五次,在山上一住就是大半年。到年底,王贞六掰起指头一算:收入8000元。
2016年,王贞六揣着卖蜂蜜、卖猪的收入和找亲戚借的1万多元,加上政府帮扶的产业发展金,到江津买回35桶蜂。当年,他收获700多斤蜂蜜,收入8万余元,成功脱贫。
2016年7月,王贞六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。他还向镇上要来贫困户花名册,挨家挨户送上自家的蜜蜂。目前,合作社已有41户群众加入,发展蜂群400多群,受他帮助的贫困户都在2018年以前脱了贫。
2019年,王贞六组织黔江区养蜂合作社和农户抱团发展,又在去年初成立了重庆市黔江区蜜蜂产业协会,发展了105个会员。如今,将山里的蜂蜜卖出去、卖个好价钱,成了王贞六最大的心愿。“现在要抓紧时间建蜂蜜加工厂,创统一品牌,让老家的蜂蜜香飘山外。”王贞六信心满满地说。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w.cq.gov.cn/zwxx_161/qxlb/202103/t20210301_8949877.html
-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...2021-06-23
-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...2021-06-15
- 胡春华强调:确保高质量完...2022-02-23
-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...2020-08-07
-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-01-04
-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...2021-06-25
- 中央重磅发声:加快错案纠...2021-01-13
- 麻涌完成2022年拖拉机...2022-09-15
-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...2021-07-11
-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...2025-08-29
-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...2025-08-28
-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...2025-08-27
-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...2025-08-26
-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固拓...2025-08-25
- 2025乡村振兴(长沙)...2025-08-22
-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...2025-08-21
-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...2025-08-20
-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...2025-08-19
-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工作...2025-08-18
-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...2025-08-15
- 王建球赴石门、南县、桃江...2025-08-14
-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...2025-08-13
-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第二...2025-08-12
- 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...2025-08-11
-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担公...2025-08-08
-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期“...2025-08-07
-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...2025-08-06